HPLC分析中,堿性化合物的拖尾現象經常發生,而且堿性越強,拖尾發生的頻率越大。本期文章將分別探討造成堿性化合物拖尾的原因,并尋求相應的解決方案。
固定相、流動相、目標分析物是HPLC分析的3個基本的要素。堿性化合物的拖尾現象,與這三個要素息息相關,任何一個環節出在非理性狀態,都會導致拖尾現象出現。
導致堿性化合物拖尾的原因
由于C18碳鏈較長,空間位阻大的原因,導致鍵合率不高,殘留大量未被鍵合的硅羥基,硅羥基解離。
硅膠鍵合相容易溶解在堿性介質中,因此,大多數的反相HPLC方法都是在酸性或中性流動相條件下分析,堿性化合物在這種條件下,由于解離平衡的關系,便會以離子形式存在,帶正電荷,堿性越強,解離越容易。
由于游離的硅羥基與解離后堿性化合物產生的二級作用,導致堿性化合物出現拖尾現象。
拖尾解決方案
1、固定相的選擇
堿性化合物分析,選擇硅羥基活性的鍵合相是獲得良好峰形的關鍵。
全多孔色譜柱有A型硅膠和B型硅膠兩種。A型硅膠鍵合相,金屬殘留量較多,鍵合率較低,金屬離子的存在也會增強硅羥基的活度,使游離的硅羥基更容易解離。因此,分析堿性化合物時要避免使用A型硅膠色譜柱。相反,B型硅膠純度高,金屬殘留少,鍵合率增加、降低游離硅羥基活性,避免拖尾現象發生。
2、流動相的調節
(1) 使用離子對試劑,使形成中性離子對,增強堿性化合物的保留,改善堿性化合物的峰形,比如庚烷磺酸鈉、己烷磺酸銨、十二烷基磺酸鈉等。
(1) 使用“掃尾劑”,比如三乙胺、二乙胺,抑制堿性化合物的二級作用,可改善化合物峰形。
(2) 由于流動相pH值影響峰形及保留因子、選擇性,建議堿性化合物的流動相pH≤2.5,會有比較好的峰形。
(3) 合理選用緩沖鹽,改善化合物峰形,濃度需比樣品濃度高10倍以上,一般建議20~50mM使流動相維持穩定體系。
如果您也遇到同樣問題,想要尋求解決方案!
隨時聯系400-7788-668!!!